广东男篮休赛期的操作引人关注,成功与年轻中锋徐昕完成续约,并顺利留下了此前租借加盟、表现不俗的王少杰。这一系列动作旨在补强球队相对薄弱的内线。然而,理想丰满,现实骨感。在新赛季开始前的热身赛或季前阶段,广东队的内线防守问题再次暴露,面对拥有强力内线的对手时,禁区依然显得脆弱,屡屡被对手“打爆”。
这其中,球迷们将更多期待寄托在了年轻中锋焦泊乔身上。作为球队内线的重要培养对象,他被视为未来扛起内线大旗的核心人选。但从实战表现来看,焦泊乔虽然展现了一定的潜力和天赋,在进攻端偶有亮点,但在独自承担内线攻防核心的重任时,仍显得力不从心。无论是篮下的卡位、护框能力,还是防守经验的积累,以及与队友的协防默契,都还有明显的提升空间。面对对手经验丰富或身体强壮的内线球员的冲击,他一人难以支撑起整个球队的禁区防线。
广东队内线的问题由来已久,并非一两名球员的加入就能立刻解决。徐昕的身高和护框是优势,但比赛经验和身体对抗仍需打磨;王少杰的机动性和终结能力不错,但防守端同样需要适应广东队的整体体系。目前看来,内线的整体深度和硬度依然是广东队冲击更高目标的短板。
综上所述,尽管广东队通过续约徐昕和留下王少杰迈出了巩固内线的第一步,但实战证明,内线实力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。焦泊乔的成长需要时间和比赛的锤炼,而整个内线轮换阵容的磨合与防守体系的构建,将是教练组接下来面临的重要课题。若不能尽快改善这一环节,内线的弱势很可能继续成为制约球队战绩的关键因素。